 陕西省雕塑院成立于1979年,是陕西省文化厅直属从事雕塑艺术创作、研究的专业单位,是全国最早的五大雕塑院之一。建院三十余年来,先后培养了一批在全国美术界卓有成就的雕塑艺术家,如王天任、郭德茂、蒙彩霞、张琨、孟昭典和垚乡等,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一定影响的雕塑作品,如《土坡坡》(全国纪念讲话五十周年美展最高奖)、《翻身道情》(全国延安颂美展一等奖)、《信息时代》(全国5.23美展一等奖)、《聚集?流通》(七届美展铜奖)、《过去联系未来》(九届美展铜奖)和《暖冬》(十届美展提名奖)等。建院以来的在全国六、七、八、九、十届美展中多件优秀作品奖,作品在各类专业雕塑展中获得各类奖项百余个,发表论文百余篇,多件作品被国家级展览馆、博物馆收藏。可谓人才济济,硕果累累。
在加强雕塑艺术创作、研究的同时,省雕塑院走出象牙塔,将创研成果应用于社会,先后在非洲、亚洲及国内多省区建树多种形式的雕塑作品数百件。如在埃及阿斯旺建树的《夯》、《椎》,日本岩手町的《锛》,东京牧口纪念馆的《中日友谊万古长青》,富士美术馆的《永恒的友谊》,北京市的《信息时代》,上海浦东的《韵律》,惠安的《衣裳》,福州的《问古》,银川市的《民族团结碑》,济南市的《泉》,乌鲁木齐的《腾飞》,以及西安临潼的《秦统一》,西安古都大酒店《千古一帝》和陕西商州的《祥和》等等,其中多项城雕作品在全国城雕方案展中获优秀作品奖,有多件城雕作品成为所在地的城市标志,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陕西——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是十三个王朝建都之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多年来我院在潜心研究和探索传统文化及西部艺术风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创作研究中强调粗旷、豪放的地域特点及雄浑、大气的艺术风格。近年来,在探索研究关中民俗艺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发表专题论文20余篇,创作雕塑数百件。同时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现代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